红木家具行业在当代起步较晚,在2003年以后才开始全面发展,至今已走过个十年。在这个十年中,行业诞生了几大区域品牌,红木原材料跌宕起伏,成倍增长,一度被质疑为炒作。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并迅速提高审美水平,行业从无序发展正在走向平稳良性的上升通道。下面,我们通过梳理总结过去十年的重大事件和现象,并稍作分析,以飨读者。 现象1 原材料稀缺与暴涨的十年 代表事件1:2007年2月,杨波用金条换黄花梨 2007年2月,杨波在北京“红木大观楼”摆出价值百万元的金条,打出“金条换木头”的横幅,兑换比例是1公斤黄花梨木换40克黄金,向京城百姓征集海南黄花梨的木料,称不管是擀面杖还是瘸腿凳子,只要是海黄做的,都能变成宝。这项活动最后是一根金条都没有换出去,但是却大大地炒高了海黄的价格。 代表事件2:连天红“按斤论价”,反击“红木暴利” 2007年,连天红家具有限公司成立,企业打出宣传标语“不折不扣,按斤论价”。至2011年,新华网、中央电视台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等多家媒体针对红木价格问题进行了一次次深入报道和剖析,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。 代表事件3:2013年6月12日,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颁布 2013年6月,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公布实施。根据名单,交趾黄檀、中美洲黄檀、微凹黄檀、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由附录III被列至附录II,以红酸枝为首的红木原材料应声上涨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